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第四届区域国别研究高端论坛暨《浙江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波罗的海三国卷》出版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 科研处     作者 : 科研处     时间 : 2025-09-29  点击 : <span id="hitcount3114512">6</span><script src="https://search.hznu.edu.cn/zcms/counter?Type=Article&ID=3114512&DomID=hitcount3114512"></script>

2025年9月25日至27日,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第四届区域国别研究高端论坛暨《浙江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波罗的海三国卷(2013-2023)》出版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哈尔科夫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外交部、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省商务厅、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浙江省职业经理人协会、浙江文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电视台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俄罗斯研究生齐聚杭师大仓前校区,就区域国别研究的前沿议题及新书出版成果进行了深入研讨。

开幕式由环波中心副主任、校人事处处长陈礼珍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杭君出席并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祝贺论坛召开、欢迎与会专家,介绍了杭师大的办学历史与办学成果,以及环波中心的成立背景、研究领域、已获成果与国际合作情况,恳请专家继续支持我校环波中心的发展。

图片1

环波中心副主任、校人事处处长陈礼珍主持开幕式

图片2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杭君致欢迎辞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线上致辞。他回顾了自己见证杭师大环波中心成立与发展的历程,指出全国波罗的海国家相关研究仍有不足,肯定了杭师大环波中心在跨学科整合、学术交流、咨政服务等方面的成果及工作成效,热烈祝贺《浙江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波罗的海三国卷(2013-2023)》的出版并期待后续著作问世,同时祝愿波罗的海区域国别研究蓬勃发展、环波中心发展更上一层楼。

图片3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致辞

浙江省商务厅二级调研员李玉林、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张建伟、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二级巡视员白建军、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谭清海、浙江省职业经理人协会秘书长沈建、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琚小飞、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立春等出席论坛。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进行了学术研讨。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由环波中心副主任、校国际处处长汪学磊主持。

图片4

环波中心副主任、校国际处处长汪学磊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兴教授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学科融合与俄罗斯-亚欧研究”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属性,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东方学”。他强调,对俄罗斯这样的重要邻国和大国的研究,必须打破单一学科局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研究体系,融合国际关系、历史、经济、语言文化等多学科视角,同时注重田野调查和国内外研究力量的协同,避免情绪化和价值观先行,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图片5

北京师范大学李兴教授发言

上海财经大学爱沙尼亚与波罗的海区域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乔晓妹教授以“小国视角下的文化软实力建构—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例”为主题,生动阐释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如何将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她通过数字文化、合唱传统、节庆仪式等具体案例,分析了文化在塑造民族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关键作用,认为这些小国的成功经验对于各国在复杂地缘政治中运用文化资源应对挑战具有重要启示。

图片6

上海财经大学乔晓妹教授发言

在《浙江省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波罗的海三国卷(2013-2023)》出版座谈会环节,由欧荣教授主持会议。与会的学界代表、政府部门代表、社会团体代表、企业代表及出版社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展开热烈研讨。各方一致认为,该著作系统梳理了过去十年间浙江省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合作历程,清晰呈现了双方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互动成果,是区域国别研究深度服务地方对外开放实践的重要学术成果,为后续浙江省与三国的深化合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图片7

环波中心执行主任欧荣教授主持座谈会

图片8

座谈会现场

随后,国际教育学院-哈尔科夫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凌芸主持了新书编纂汇报环节。欧荣教授就《浙江省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俄罗斯卷(2014-2024)》的编撰工作进展作详细汇报;环波中心研究员马腾副教授介绍了《波罗的海三国地理》的编写思路与整体框架设计。两本新著的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充实环波罗的海国家基础研究、拓展相关研究维度。会上,来自各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两部书稿的学术价值、研究路径与应用前景展开热烈研讨,并积极建言献策,既为著作完善提供了多元视角,也充分彰显出与会人员对区域国别研究的高度重视,以及共同推动该领域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共同愿景。

图片9(1)

国际教育学院-哈尔科夫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凌芸主持新书编纂汇报环节


图片10(1)

环波中心执行主任欧荣教授汇报

图片11(1)

环波中心研究员马腾副教授汇报

下午的论坛继续进入学术研讨。主旨报告环节由环波中心子方向负责人侯君波教授主持。

图片12

环波中心子方向负责人侯君波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环波中心首席专家施旭教授从“文化话语”理论出发,作了题为《文化话语视阈下的中国外交》的学术报告。施教授在报告中批判了长期以来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外交研究范式,强调应当立足于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探索和阐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逻辑。他以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外交言行为例,进行了翔实的实证分析,生动展现了中国外交如何在复杂国际局势中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智慧与担当。报告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图片13

环波中心首席专家施旭教授发言

环波中心研究员肖军博士以“以爱沙尼亚PISA测试成绩为切入点探究小国的卓越教育体系”为题,深入剖析了爱沙尼亚教育成功的原因。他指出,其均衡的教育体系、高度自主的学校管理、融合通识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共同造就了这一小国在教育上的卓越表现,为全球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借鉴。

图片14(1)

环波中心研究员肖军博士发言

本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省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合作实践,展示了环波中心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推动了学术交流与政策对话的深度融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深化对环波罗的海国家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外理解、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未来,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跨学科优势,加强国内外合作,为推动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片15(1)

合影留念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012
版权信息 © 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累计访问量:   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