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黄银华副教授与台湾清华大学Tamio Hayashi 教授合作,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题为“Chiral Diene Ligand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2c00218)的综述文章 。Chemical Reviews (2022年影响因子:72.087)是由美国化学会于1924年创刊并发行至今的国际化学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致力于发表最具影响力的综述文章,以综合性、权威性以及可读性强而著称。这是我校化学学科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代表性手性双烯配体(里程碑)
手性分子是化学结构上镜像对称而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分子(就像人的左手与右手),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手性药物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性配体是一种创造手性分子的工具,其在手性合成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的每一次革新,几乎都离不开重要配体/催化剂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手性含膦、氮、硫等杂原子配体(利用杂原子配位性质),手性双烯配体是一类新型的手性配体(利用双烯配位性质),它由Tamio Hayashi教授于2003年首次报道并成功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并显示出了独特、优异的催化性能。它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众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经过近20年的发展,众多代表性的手性双烯配体相继出现,并深刻影响了不对称催化研究的进展。
本综述系统阐述了手性双烯配体化学的创立与发展历程,呈现了手性双烯配体的制备,结构与性质,以及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等原创性研究,揭示了手性双烯配体的重要性。本综述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各种类型的手性双烯配体,包括它们的制备及性质,更重要的是能赋予读者预测其在交叉领域中的潜在应用的能力。
本论文第一(通讯)作者是材化学院邱化玉教授团队成员黄银华,杭州师范大学是第一通讯单位。本论文受杭州师范大学(“卓越人才计划”)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9B020005)的资助。
作者简介:
黄银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研究工作。2012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回国加入杭州师范大学工作(“卓越人才计划” 第三层次)。近5年主持完成了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企业横向课题(到款250万)等项目。
代表作论文(5篇):
1. Huang, Y.; Hayashi, T. Chem. Rev. 2022, DOI: 10.1021/acs.chemrev.2c00218
2. Huang, Y.; Chan, G.; Chiba, S.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6544-6547.
3. Huang, Y.; Hayashi, T.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2340-12343.
4. Huang, Y.; Hayashi, T. J. Am. Chem. Soc. 2015, 137, 7556-7559.
5. Huang, Y.; Li, Y.; Leung, P.-H.; Hayashi, T. J. Am. Chem. Soc. 2014, 136, 4865-4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