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日前,我校材化学院李世军课题组和美国University of Utah的Peter J Stang课题组等合作在该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IF 12.113)上发表了题为“Self-Assembly of Chiral Metallacycles and Metallacages from a Directionally Adaptable BINOL-Derived Donor”的研究论文(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5b07529)。该工作以具有可变配位角度的手性BINOL二羧酸衍生物为配体,分别与4种刚性双铂配合物进行配位驱动自组装,选择性地得到了正方形、菱形、四棱柱、六棱柱等二维或三维离散型手性组装体。在组装过程中,手性BINOL二羧酸可根据不同的刚性双铂配合物自我调节其配位角,从而选择性生成不同的手性组装体。该方法不仅为新型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提供了便利,且加深了对选择性手性自组装的理解。这是李世军课题组最近两年来在选择性自组装领域在JACS发表的第4篇论文。
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杭州师范大学师从名师计划等的资助。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