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浙江省美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培育中心硕士生联合培养课程《中国美学专题研究》在艺术教育研究院开讲,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良志教授为本周驻讲专家。
朱良志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异同,引出中国美学的特质,指出西方美学是“理性”的,而中国哲学是“感性”的,只有理解中国人特有的美学观念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这也是施行美育的重要前提。他还谈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人的精神价值的问题。
此次课程共分为三个专题:一是,中国美学的基本概况。朱良志从中西方美学观念的异同入手,概括了中国美学中的几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蕴含的中国诗歌艺术、美学意境等美学范畴,并且对其中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作了细致的解读。他认为,《二十四诗品》融合了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经典文献,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此外,朱良志还就“文人画的十个问题”作专题讲解,其中包括文人画的价值、文人画的形似与形式、文人画中的气韵等重要问题。
朱良志擅于中国诗论画论美学思想的阐发,讲课生动风趣、妙语如珠,其对中国文化原典的旁征博引以及精到见解更使同学们感佩不已。一位同学说道:“朱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诗意,令我们流连忘返。”
浙江省美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培育中心硕士生联合培养课程由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叶朗、彭峰、朱良志三位教授联合担纲,为期三周。通过联合课程培养,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学识,更重要的是,三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低调谦和的风范也给以同学们为人为学方面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