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两岸文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相聚我校,进行了一场“2014两岸人文对话”,共同探讨中华文化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两岸人文对话”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与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其宗旨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自2012年以来,“对话”相继在北京大学、南通中学、台湾大学成功举办三次,本次论坛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协办,杭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我校承办。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在大会上作总结发言。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钱复,国台办副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顾问叶克冬,杭州市市长张鸿铭,我校党委书记陈新华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副主席张鸿建、赵光育、汪小玫,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副主席金坚范,秘书长张玉文,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刘瑞生(前宜兰大学校长),省政协副秘书长穆建平,省台办副巡视员王洪兴,市政府秘书长王宏,市台办主任梁建华以及校领导杜卫、黎青平、何俊等出席本次论坛。
张怀西在总结发言中说,尽管两岸社会制度不同,但是从传统到现代到全球化,过程是一样的,所面临的困难、阵痛、烦恼、问题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共同点。从这个角度看,如何继承传统,继承优秀的、有发展前途的传统,就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希望“两岸人文对话”能够不断地举行下去,借此深入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交换看法,深化两岸知识界、学界、文化界的交往和友情。
张鸿铭在致辞时说,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保障民生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融入和体现,通过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辑以及开展经典诵读等,陶冶学生的人格和情操,打牢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基石。近年来,杭州和台湾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成果丰硕。希望两地教育界进一步携起手来,发挥各位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深化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发挥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重要作用,作出示范和榜样。
高占祥、钱复和叶克冬等在致辞中感谢杭州市和杭师大的精心准备,并介绍了这次对话的主题。高占祥和钱复表示将与各位嘉宾一起围绕“中华文化对当代教育的意义”展开对话,借此深入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深化两岸知识界、文化界的交往。陈新华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发展现状及近年来推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工作。
“当代大师的缺失,实质就是国民教育问题。”当天,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台湾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孙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嘉义大学创校校长杨国赐、我校副校长何俊、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发言。上下午的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人员还与主讲嘉宾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互动。
大会现场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