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研究机构:
为进一步提高软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全局性,使软科学研究工作能够紧扣杭州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软科学研究支持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作用。2013年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选题已经专家评审确定。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项目承担单位。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 申报要求
各单位申报承担2013年度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要求围绕2013年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选题目录(见附件)。
项目申请人应熟悉市情,具有与申请项目相应的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基础,具备较高研究水平与组织协调能力。
二、项目资助标准
2013年度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单项资助额度为5-6万元,一般项目单项资助额度3-4万元。
三、申报方式
为保证项目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并行的方式。
1、网上申报。网上申报采取在线填报方式:通过杭州科技政务网(www.hzst.gov.cn)进入“市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http://220.191.210.97:8080/WebHall/WebIndex.aspx)
,进行项目申报。
2、书面申报。完成网上申报后,打印《杭州市科技项目申请表》、《项目可行性报告》、承诺书及有关附件材料一式4份,要求用A4纸打印并装订整齐。
3、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软科学研究机构申请承担项目,由所在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签署推荐意见;各区、县(市)所属单位申请承担项目,由各区、县(市)科技局签署推荐意见。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软科学研究的科技管理部门,各区、县(市)科技局应同时在网上申报系统和书面申报材料完成本单位、本地区项目的审核、推荐工作。书面申报材料由申报单位盖章后报送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市各有关部门、市属单位申请承担项目,在线完成网上申报后,书面申报材料直接送至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
四、截止时间
截止日期:
五、受理部门
科技处联系人: 徐老师、缪老师 28865132
序号 | 领域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1 | 统筹城乡与建设生态型城市 | 加强农业科技企业培育推进杭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重点 |
2 | 统筹城乡与建设生态型城市 | 杭州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对策研究 | 重点 |
3 | 统筹城乡与建设生态型城市 | 杭州市加快省级小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重点 |
4 | 统筹城乡与建设生态型城市 | 杭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思路和举措研究 | 一般 |
5 | 统筹城乡与建设生态型城市 | 加快建设美丽杭州的思路对策——以欠发达乡村建设为例 | 一般 |
6 | 统筹城乡与建设生态型城市 | 西湖风景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调研及对策研究 | 一般 |
7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提升杭州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能力研究 | 重点 |
8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障碍及突破途径的研究 | 重点 |
9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建立创新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综合考评体系的研究 | 重点 |
10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目标指标设置及考评方法的研究 | 重点 |
11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2012年杭州创新指数研究 | 重点 |
12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 | 重点 |
13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科技进步奖励评价机制的深化研究 | 重点 |
14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重点 |
15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R&D投入促进创新能力研究 | 重点 |
16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基于社会资本的杭州区县(市)科技城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 重点 |
17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科技初创型企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研究 | 一般 |
18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 一般 |
19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青年创业引导促进机制研究 | 一般 |
20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杭创业促进创新发展的实证研究 | 一般 |
21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基于在孵企业能力视角的孵化器建设研究 | 一般 |
22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挖掘杭州经济增长潜力的对策研究 | 重点 |
23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污染物减排约束下的杭州市产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 重点 |
24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 | 重点 |
25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 重点 |
26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浙江省海洋强省战略中的杭州海洋研究“中心”幅射机制研究 | 重点 |
27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建设“智慧城市”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 重点 |
28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市县域经济两化融合实践模式研究——以萧山区为例 | 重点 |
29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经验及其对杭州的启示 | 重点 |
30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市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重镇有效模式实证研究 | 一般 |
31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标准化对杭州市企业发展的贡献度研究 | 一般 |
32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效率评价研究 | 一般 |
33 | 发展创新型经济 | 杭州市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及评价研究 | 一般 |
34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十二五”科技规划中期评估及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研究 | 重点 |
35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杭州开展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 | 重点 |
36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发挥在杭高校专业特长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 重点 |
37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杭州市官产学协同行为对区域创业创新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 重点 |
38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深化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的研究 | 重点 |
39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杭州西部五县(市)科技创新现状及加快推进对策研究 | 重点 |
40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评价与治理模式研究 | 重点 |
41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杭州市科技信息网络涉企管理平台的功能拓展及安全性研究 | 重点 |
42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科技领域软法治理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 一般 |
43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 | 一般 |
44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前20年(1991至2010年)杭州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的发展研究 | 一般 |
45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杭州市鼓励科技创业的政策评估与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 一般 |
46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十二五”知识产权规划、“十二五”科技服务业规划中期评估及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研究 | 一般 |
47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杭州市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现状及对策研究 | 重点 |
48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杭州创业引导基金扶持创投机构投资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 | 重点 |
49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杭州建立中国领先的风险投资市场构建科技创新内在机制的政策设计研究 | 重点 |
50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推进杭州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机制研究 | 重点 |
51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杭州市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法规体系的实证分析与建议研究 | 重点 |
52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网络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 重点 |
53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融资难与贷款保证保险研究 | 一般 |
54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杭州市建立行业自律和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研究 | 一般 |
55 | 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 | 专利在杭州市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实证研究 | 一般 |
56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杭州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对策研究 | 重点 |
57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推进杭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 重点 |
58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杭州市科普场馆资源整合与馆校互动机制研究 | 重点 |
59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杭州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重点 |
60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 重点 |
61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对未明确法定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行统一平台交易的研究 | 重点 |
62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提升杭州市科技专项资金有效监管的对策研究 | 重点 |
63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高职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 一般 |
64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在杭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改进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 | 一般 |
65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杭州市厨余垃圾处理难点及对策建议研究 | 一般 |
66 | 创新与社会管理 | 关于优化政务环境创新政府服务的研究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