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校科技创新团队首次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来源 : 科研处     作者 : 科技处     时间 : 2012-01-06  点击 : <span id="hitcount2720060">8</span><script src="https://search.hznu.edu.cn/zcms/counter?Type=Article&ID=2720060&DomID=hitcount2720060"></script>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由我校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吴静教授为带头人的“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创新团队获准立项建设,成为我校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也是浙江省属高校2012年唯一入选的团队,标志着我校在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队伍建设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教育部为提升高等学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而设立的,于2004年开始每年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支持60个左右的优秀创新团队,资助力度在30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该计划实施对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平台的投资效益,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了解浙江省属高校2004年至今共入选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创新团队是在材化学院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和制药工程等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交叉融合、自然形成的,集合了材化学院手性合成、功能有序介孔材料和功能分子的合成组装等研究方向的骨干成员和浙江省相关企业的科技骨干,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成员大多具有海外学习、工作和研修经历。团队骨干成员包括吴静教授、钟国富教授、章鹏飞教授、施益峰教授、邱化玉教授、李世军副教授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研究院院长叶伟东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该创新团队多年来紧密结合国家及浙江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基础研究为根基,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合作与创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手性药物的合成应用以及功能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应用方面已逐步形成自身特色。近年来,该团队主持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包括J. Am. Chem. Soc.PNAS USA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Acc. Chem. Res.Adv. Mater.等国际知名的科学、化学和材料等相关领域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成功转化科研成果1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此次教育部创新团队的申报成功,得益于我校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团队建设,是我校科技工作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对于进一步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内涵建设水平和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012
版权信息 © 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累计访问量:   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