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经过建设,目前校级理工类研究所有43个,主要分布在医学、生物和理学等方向。表1给出了我校各个学院研究机构的数量,表2给出了我校各个研究机构(研究所)的具体负责人和所属学院。
表1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机构负责人及所属部门汇总表
序号 |
研究所名称 |
主要负责人 |
部门 |
1 |
杭州师范大学长塑新材料研发中心 |
李勇进 |
材化学院 |
2 |
理科教育研究所 |
盛国定 |
材化学院 |
3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章鹏飞 |
材化学院 |
4 |
计算机教育与应用研究所 |
詹国华 |
国服学院(信息学院) |
5 |
软件技术研究所 |
祝建中 |
国服学院(信息学院) |
6 |
智能测量控制研究所 |
詹国华 |
国服学院(信息学院) |
7 |
护理教育研究所 |
付 伟 |
护理学院 |
8 |
国际植物状态和意识科学研究所 |
狄海波 |
基础医学部 |
9 |
药物研究所 |
张丽慧 |
基础医学部 |
10 |
数字医学研究所 |
林支付 |
基础医学部 |
11 |
分析测试研究所 |
孙 鹂 |
健康管理学院(卫管学院) |
12 |
杭州师范大学智能健康管理研究院 |
郭 清 |
健康管理学院(卫管学院) |
13 |
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
郭 清 |
健康管理学院(卫管学院) |
14 |
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 |
翁旭初 |
教科院 |
15 |
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 |
田学红 |
教科院 |
16 |
计算科学研究所 |
杨士俊 |
理学院 |
17 |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
李宝兴 |
理学院 |
18 |
数学与应用研究所 |
于秀源 |
理学院 |
19 |
微流控芯片研究所 |
李宝兴 |
理学院 |
20 |
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
张登荣 |
理学院 |
21 |
儿科感染研究所 |
李 珊 |
临床医学院 |
22 |
杭州市脊柱外科研究所 |
谢金兔 |
临床医学院 |
23 |
口腔医学研究所 |
李诗佩 |
临床医学院 |
24 |
神经外科研究所 |
姜启周 |
临床医学院 |
25 |
肾脏病研究所 |
徐 刚 |
临床医学院 |
26 |
心血管病研究所 |
陈玉林 |
临床医学院 |
27 |
应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刘传飞 |
临床医学院 |
28 |
中医脉诊研究所 |
夏卫东 |
临床医学院 |
29 |
肿瘤外科研究所 |
季巧金 |
临床医学院 |
30 |
杭州数字医学研究所 |
曹世华 |
钱江学院 |
31 |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
周 敏 |
生科院 |
32 |
发育与再生研究所 |
邱猛生 |
生科院 |
33 |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周根娣 |
生科院 |
34 |
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 |
薛俊增 |
生科院 |
35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
王慧中 |
生科院 |
36 |
生物技术研究所 |
曹明富 |
生科院 |
37 |
水生生物研究所 |
薛俊增 |
生科院 |
38 |
遗传研究所 |
施农农 |
生科院 |
39 |
植物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
王利琳 |
生科院 |
40 |
资源动植物生态研究所 |
杜卫国 |
生科院 |
41 |
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 |
刘俊平 |
医学部 |
42 |
新材料研究所 |
来国桥 |
有机硅实验室 |
43 |
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实验室 |
来国桥 |
有机硅实验室 |
表2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机构数量统计表
编号 |
学院名称 |
研究所数量 |
1 |
材化学院 |
3 |
2 |
国服学院(信息学院) |
3 |
3 |
护理学院 |
1 |
4 |
基础医学部 |
4 |
5 |
健康管理学院(卫管学院) |
3 |
6 |
教科院 |
2 |
7 |
理学院 |
5 |
8 |
临床医学院 |
8 |
9 |
钱江学院 |
1 |
10 |
生科院 |
10 |
11 |
医学部 |
1 |
12 |
有机硅实验室 |
2 |
|
总计 |
43 |